吃剩的食物如果不及時保存,肯定會變味,這是眾所周知的常識——細菌作怪。細菌的威力不說不知道,一說把人嚇一跳,如“肉毒菌”,它能產生世界上最毒的物質——“肉毒素”,這種毒素只需l克便可毒死200萬人;“黃曲霉”,它所產生的“黃曲霉毒素”是最強的致癌物質之一。黃曲霉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 20倍,而肉毒素是氰化鉀的2萬倍。此還有痢疾桿菌、致病性大腸桿菌、副溶血弧菌、沙門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。如果食品在加工和儲存過程中沾染了這些有害微生物,對消費者來說實在是太可怕了。
此外,由于微生物的活動而造成的食品變質、變味,失去原有營養價值的現象,也是人們所不愿看到的。這就引出了食品防腐劑食品防腐劑。
食品防腐劑可以有效地解決食品在加工、儲存過程中因微生物“侵襲”而變質的問題,使食品在一般的自然環境中具有一定的保存期。
防腐劑作為重要的食品添加劑之一,在食品工業中被廣泛使用。醬油中一般含有防腐劑苯甲酸鈉;面包和豆制品常常添加防腐劑丙酸鈣;醬菜、果醬、調味品和飲料中常加入山梨酸鉀;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,傳統上用亞硫酸鹽等等。可見,防腐劑在我們日常消費的食品中廣泛存在。
含防腐劑食品,食用可放心
“民以食為天”,食品防腐劑在老百姓日常選購的食品中大量存在,那么防腐劑是否有害人體健康。
一種含有害物質的食品是否對人體產生危害,主要取決于人體食用的量,不應將食品含有害物質與食品有毒兩種不同的概念混淆或等同起來。我國著名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院士說,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有害,水喝多了一樣死人,鹽吃多了一樣中毒,就是基于劑量決定毒性的概念。